风雨中,生命之花在绽放,磨难下,人文光辉在闪耀。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去往一处地坛,看荒芜野地里的生命璀璨,看野草枯藤中生命的坦荡。2023年4月6日下午,由徐雅琪同学组织的阅读疗愈主题系列活动第二期,在信息中心二楼北阅览室正式举行。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主持人石梓和顾董洁同学用深沉而包含激情的话语带我们走进属于史铁生的“地坛”。
Part1作者简介
穿越岁月时空,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领悟生命的意义。
21岁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睿智和温情。在郑雨彤、张晓燕、朱佳琪等同学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史铁生的世界,体味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同时也深深被“车辙里脚印”的伟大母爱所折服。
Part2朗读与分享
史铁生在面对如此痛苦的人生,依然勇敢地选择积极面对它。
在《我与地坛》中,有作者突遭不幸的绝望与彷徨,有向死而生的从容,也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而历经鼎盛走向剥蚀的地坛成了作者孤寂心灵的栖息地。
郑冯一、陈婧、詹雨菲、吴永沁、顾清月、蔡欣辰等同学分别对经典语段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并带来解读和分享。大家纷纷用文字表达心境,用图画渲染情感,感受着作品祥和、安静兼具生命张力的力量,震撼于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追索着人性的价值和光辉。
郑冯一说“人生若短,享受当下”。
陈婧说“与其对比自己的痛苦,不如想想如何从困难中走出,并帮助他人走出痛苦”。
詹雨菲说“遗憾是常态,但无论如何,也别失去对明天的希望”。
吴永沁说“生命流转,学会释然”。
顾清月说“母爱如此伟大,足以造就人坎坷却有精彩的一生”。
蔡欣辰说“万事浩浩荡荡,未来皆可期”。
Part3自由交流
哪怕我们的人生并未出众出彩,也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在读完《我与地坛》这本书后,大家的内心都深受震撼,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他们的阅读感受吧。
王妙吉在七年级时读《秋天的怀念》,并没有太大的感受,随着年岁稍长、心境丰盈,重温《我与地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得到了“人生就这一次,不妨放慢脚步,去享受生活”的感悟。
翁雨含在作者的世界里,感受到史铁生的苦与悲,惊叹于他在面对人生不公时,依然保持善意的心。“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坛,不一定是什么风景胜地,却可以是一处精神寄托”,也是大家的心声。
张荷聆看完《我与地坛》后,感慨“命运在史铁生最狂妄的年纪夺去了他的双腿”,可史铁生并不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自己从中抽离,将自己融入到更大更恢弘的世界。一辆轮椅已远去,但人们永远会记住曾有个地方,叫地坛,曾有个人,叫史铁生,或许这就是文字的意义。
施喻馨则结合自身经历,告诉我们:能无条件包容自己任性的人,只有亲人。《我与地坛》中的母爱着实令人为之动容,文字无声,母爱无声,可这些带给我们的感受却又是那样的真切,珍惜爱你的人,永远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后悔。
Part4阅读延伸
在阅读延伸环节,徐雅琪、万佳雯、王姚、顾佳杰等同学纷纷分享了并推荐了相关书籍,“勒班多的独臂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视听残障的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失去左眼、左膝盖被击碎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在让我们体会作家们战胜厄运、不惧风雨、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同时,感受到阅读带来的独特的疗愈魅力。
Part5感悟传递
活动接近尾声,大家纷纷走进校园,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交换彼此心声,传递阅读感悟,为本次活动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Part6活动感受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最后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吧。
春光笑靥如花,绿意逐渐葱茏,本次的阅读疗愈分享会,在馥郁的春风中圆满结束。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生命的意义就是创造精彩的过程,好书带给我们的精神永存心间。
文稿:徐毓潞 冒轶
摄影:姜羽涵 李冰悦 詹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