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江山,共览大明风华——“我说明朝那些事儿”活动小记

发布者:1995019发布时间:2023-12-22动态浏览次数:11



观于苍古,星海横流,岁月成碑。1213日下午在崇川校园综二会议室,东润读书会开展了以“我说明朝那些事儿”为主题的学生讲堂活动。随着主讲人俞欣瑶同学的娓娓道来,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一个充满传奇的王朝跃然纸上,那些被岁月雕琢的古老故事,在历史的画卷上静静绽放。





朱元璋

从明朝的诞生到繁荣昌盛再到走向衰亡,同学们根据时间轴,逐一回溯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洪武之治”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传奇帝王朱元璋身上。一个曾经徘徊在社会底层的放牛娃、和尚、乞丐,竟能历经尘世跌宕,于金戈铁马中开创一个王朝,真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同学们带着好奇与惊叹,了解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了解了“洪武之治”。


      朱棣

 “靖难之役”把小伙伴们的视线投向了燕王朱棣。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这位马背上的传奇帝王,勇猛精干,政治上,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减轻税负;文化上,修著巨作《永乐大典》;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积极经营边疆,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派郑和六下西洋,开拓海外交流,宣扬国威,史称“永乐之治”。


 “强而欺,威而霸,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底气和气韵。”郑和下西洋,极大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海外贸易并改变禁海政策,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为中国的手工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推动了中、亚、非各国的贸易活动,促进了贸易发展,稳固了贸易路线,使明朝的国威得以远播,对中国及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宝太监”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郑和下西洋


在朱棣的儿子和孙子位上,大明王朝迎来了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仁宗朱高炽施仁政与民休息,选贤举能,政治清平,百姓安居乐业。宣宗朱瞻基在位时期,纲纪严明,官吏称职,仓廪充实,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明宣宗“促织天子”的称号让同学们惊奇,而他儿子明英宗“大明战神”的绰号却充满了嘲讽的意味。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土木堡之变的来龙去脉后,对王振擅政、明英宗被俘,无不透露着愤恨与惋惜。兄弟阋墙的“夺门之变”发生后的一系列变故,加剧了明朝的内部矛盾,政治经济受到极大影响,硝烟弥漫,民不聊生,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轨迹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亡。




虽然大明王朝在历史长河中消亡,但其创造的文化却永远璀璨耀眼。俞欣瑶同学带领大家从朝代更迭走向诗词歌赋。大家领略了“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的清晰自然;“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婉约深情;“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慷慨激昂,同学们在诗词雅韵中,感受大明文化的隽永。



      故事,常借助于口耳相传。随后同学们相互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大明名人轶事。民族英雄于谦、抗倭名将戚继光、“海清天”海瑞、“阳明心学”王阳明、大才子唐寅、文征明等都成了话题,风靡一时的马面裙也不例外,大家津津乐道,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俞欣瑶对书籍《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明史讲义》等做了荐读,为明朝文化的传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掩卷而思,一个王朝的兴衰史,是对后世无声的警醒“兴则繁荣,衰则荒芜”,因此,我们应谨记“前朝雄风随风逝,今朝功业仍需谋。”回望历史,为的是以史为鉴,为的是文化传承。以此来雕镂人心,定能永不漫漶。未来,我们仍在路上。